EN

《中国GEO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2025-10-23

《中国GEO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行业标准及规范的建立和约束。

快速发展的中国GEO市场,正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测量和优化标准不统一、共识性指标体系与评估框架缺乏,甚至还滋生出“刷排名”“信息污染”“虚假传播”等种种传播乱象,不仅降低了消费者对AI的信任度,更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为顺应市场发展需要、满足企业的切实需求,同时推动GEO行业透明、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商务广告协会指导下,中国商务广告协会AI营销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商广协AI专委会)特别委托明略科技集团,组织编撰并出品《中国GEO行业发展报告》。

10月22日,在商广协AI专委会于上海数字广告园举办的AI营销应用沙龙现场,明略科技副总裁、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谭北平现场发布了报告并做解读。

报告共分五大版块:前三个板块系统分析了AI对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媒体商业模式的变化、营销模式的变化,总结了AI认知品牌的机制,包括认知特点、内容偏好及推荐特点等;第四个板块基于实证提出了GEO测量的指标体系和测量规范,深入解读了5大GEO测量指标;最后一个版块,13家GEO相关企业,作为首批单位,共同发起了《中国GEO行业发展倡议》。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取报告完整版。

《中国GEO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根据CNNIC 10月最新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AI产品的用户总规模为5.15亿,半年时间新增用户2.66亿,增速106.6%,占整体网民36.5%。

应用场景方面,利用生成式AI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80.9%,相比其他场景断崖式领先。

这意味着,目前至少有近4.2亿人,在使用AI进行搜索问答,数量占同期搜索引擎用户(8.78亿)的近一半。其中,90%的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AI搜索正在极速取代传统搜索,与此同时,在营销端,GEO生成引擎优化也在快速取代SEO,大量以帮助品牌优化GEO表现、提升商业可见性为目标的服务商也相继涌现,GEO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做好GEO的前提理解AI认知的底层逻辑

品牌,或者提供GEO优化服务的服务商,想要做好GEO,第一步就是了解AI认知及推荐的底层逻辑,包括它的内容偏好、信源偏好。报告对此做了系统梳理。

首先拆解了AI的底层推荐逻辑。详情见下图:

《中国GEO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当用户与AI交互时,根据场景,提出的问题一般有两类:

  • 一是初搜,即没有明确的品牌和产品意向,只是为解决某个问题,或寻找某个消费信息而提出问题;
  • 二是深搜,此时,用户已经有具体的想要了解的品牌或产品,为了了解更多信息而提问。

大模型收到问题后,第一步是分析用户的提问场景,将问题转化为搜索意图,之后开启模型认知,它会综合模型的训练数据、联网搜索获得的内容,对自有信息和搜索信息进行分析,排序后,将品牌的卖点描述和用户的搜索意图进行匹配,最终输出展示给用户。

流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意图(关键词或问题)、模型训练数据、模型搜索信息。

AI认知优化或GEO,就是模拟用户提问的场景,对用户意图进行识别预判,并在AI偏好的搜索信源上,发布AI友好的品牌优质内容,教育模型形成高质量的品牌认知。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因为AI认知具有多源性、生成脆弱性3大显著特点。

多源指AI模型的认知来源非常复杂,包括了大规模训练语料、知识库输入和实时检索等,GEO优化必须以全网一致性为前提,构建完整且统一的知识表达;

生成性主要挑战就是结果是基于模型推理动态生成的,即便是相同的问题,每次的结果都不一样,更遑论不同问题;

脆弱性指模型的认知很容易被新信息或虚假信息影响,从而导致推荐偏差。

  AI的内容偏好

内容偏好上,报告分析相关学术研究后发现,AI思维模式更偏理工男,它的内容偏好和普通消费者的内容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相反的。

人类喜欢个体的、相关的、情绪化的、有趣的、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但AI更喜欢权威的、客观的、理性的、新颖的、文本的内容,并将其收入训练语料。

总结来看,AI的内容偏好呈现以下优先级序列:权威信源 > 普通信源、专业性 > 非专业、结构化 > 单点或分散信息、文字 > 图 > 视频、问答>描述。

内容偏好上,报告分析相关学术研究后发现,AI思维模式更偏理工男,它的内容偏好和普通消费者的内容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相反的。

人类喜欢个体的、相关的、情绪化的、有趣的、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但AI更喜欢权威的、客观的、理性的、新颖的、文本的内容,并将其收入训练语料。

总结来看,AI的内容偏好呈现以下优先级序列:权威信源 > 普通信源、专业性 > 非专业、结构化 > 单点或分散信息、文字 > 图 > 视频、问答>描述。

AI的信源偏好

信源偏好上,通过对不同消费品类相同问题在不同以及相同大模型中作提问测试,报告发现:

①相同问题不同模型引用媒体差异大,

②相同模型中不同品类引用媒体的差异也很大。

尚总结不出显著规律。

GEO是持续的系统性工作核心测量5大指标

因为AI认知具有多源性、生成性和脆弱性的特征,所以GEO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需要持续、系统性优化和评估的工作。高质量的AI认知,是持续监测和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报告将GEO的整个流程总结为5个步骤。

和流程对应,每个步骤都会有不同的公司参与其中,它们各司其职,但也要相互协同与配合,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套基于共识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对常规工作予以指导,对共性问题予以约束。从而构建完整的、健康可持续的GEO产业生态。

《中国GEO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2025年是中国GEO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测量指标的统一就像度量衡一样,对行业发展更为关键。

为此,基于“定义和算法清晰、便于量化测量、便于设定一致性标准、可优化”等原则,报告提出了下图包含5个关键指标的测量指标体系,并建议品牌及行业初期以“品牌可见度”为核心指标进行测量。

本文只呈现5个指标的定义,指标的详细解释,见报告原文。

GEO核心测量指标

《中国GEO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  基础指标(1个)

1. 品牌可见度:消费者在提问时,品牌被AI大模型推荐的概率。是评估品牌是否被AI大模型所认知的最基础的指标。

◾  洞察指标(2个)

2. 引用率:AI 大模型在分析品牌相关内容时,所引用特定来源信息的概率。

3. 正文引用率:AI 大模型在分析品牌相关内容时,答案正文部分,所引用特定来源信息的概率。

◾  深度指标(2个)

4. 品牌AI认知指数:消费者在提问时,品牌被AI大模型展示的综合表现,包括是否出现,和出现的位置表现,是体现品牌通过大模型被消费者“看到”的优先程度的指标。

5. 品牌AI认知份额指数:基于品牌AI认知指数的结果,进一步衡量整体或单一关键词上,品牌AI认知的竞争情况的指标。

GEO行业发展倡议用AI链接品牌与消费者

根据秒针营销科学院基于头豹研究院的SEO市场规模、GEO渗透率等数据建模计算,2030年,中国GEO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40亿人民币,发展潜力巨大。

标准和规范是行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为此,在中国商务广告协会指导下,13家GEO相关企业作为首批发起单位,发表《中国GEO行业发展倡议》。它们是:华润三九、WPP Media、宏盟媒体集团(中国)卓越技术中心、阳狮集团、电通、微博、知乎、明略科技秒针系统、夜莺科技、新锶科技、氧气科技、PureblueAI清蓝、源易信息。

《中国GEO行业发展倡议》号召行业各方以“用户为本,价值导向”“坚守真实,拒绝虚假”“科学优化,反对污染”“公平竞争,光明竞合”“开放协作,共建生态”为原则开展协作与服务。秉持开放的态度,倡议也欢迎更多行业机构加入,共同推动中国GEO行业透明、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GEO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信息填写

*手机号码:

请选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