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MS回顾|王佼佼:Agentic Marketing浪潮下,四大策略破解品牌差异化难题
2025-09-30
9月16-17日,第十一届GDMS全球数字营销峰会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大会以「差异化」为主题,集结了全球6000+品牌营销人、100+演讲嘉宾,共同寻找2025年品牌营销「差异化」的终极答案。
明略科技旗下秒针系统华东一部总经理王佼佼受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Agentic Marketing浪潮下,真实洞察协同营销进化》,为广大品牌应对Agentic AI时代带来的行业变革,提供了科学、可落地的营销升级思路。
以下内容整理自演讲全文:
各位现场嘉宾,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本次GDMS峰会上,与大家分享明略科技在Agentic Marketing实践中的思考与经验。
2025年,秒针营销科学院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共同发布《2025生成式营销产业研究报告:从营销供给到营销决策 AIGC→AIGD》,首次提出“AIGD(AI生成决策) ”这一核心概念。前几年大家聊的是AI给供给侧带来的变化,聚焦在AIGC(AI生成内容),我们称之为营销生产力大爆发。如今AI对需求侧的影响也在全面深化,消费者的决策路径正因为AI的普及发生根本性改变。
一个不可忽视的技术力量是,AI能力正从“动脑”向“动手”进化。
最直观的案例是最近O2O平台已经推出AI点餐Agent:如果你需要每天上午10点准时收到送达公司的咖啡,很快AI就可以为我们代劳了。
当前,媒介生态的AI化转型已经启动,传统的搜索、推荐模式正在加速向“AI交互”模式升级,消费者决策路径在持续缩短。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有68%的消费者通过AI推荐完成购买,较上一年增长16%;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消费者对AI的信任度显著高于欧美市场。
面对汹涌而来的AI浪潮,今天的营销从业者该如何做好准备?结合过往服务经验,明略科技将AI时代的核心营销场景梳理为四大模块:消费者数据治理、消费者洞察、内容生成、内容分发。接下来我们分别展开谈谈。
当下行业都在讨论Agent,但不同Agent的表现差异显著。除了底层模型能力,企业是否具备成熟的知识库,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明略科技在知识库技术能力上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最近许多数据持有方找到我们咨询企业知识梳理方法论,这里面也包括医药类企业,现在三甲医院有大量病例的影像知识库、患者数据库,如何通过数据治理将其转化为终端商业化应用,甚至是面向用户的应用,是当前数据持有方的核心诉求。
整体来看,市场上的数据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原始互联网数据、清洗后的高质量数据、垂直领域专业数据、企业私有数据,以及专家知识。
其中,最容易获取的是用于大模型训练的互联网数据,规模可达数百TB。但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数据都可以用,经过清洗后的高质量数据大约占20%。然后是聚焦具体业务场景的垂直领域专业数据,是细分领域营销的关键支撑。在此之上,含金量最高的是企业私有数据与专家知识,也是未来拉开企业营销差距的核心壁垒。通过AI的赋能,数据价值有望进一步放大。
我们曾做过一组对比测试:针对社媒用户讨论角度提取的任务,相比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方式,通过AI算法可提取的讨论角度、实体数分别提升至近2倍、3倍。AI让企业数据探索的广度、深度、速度上实现了全面提升。
如果用做菜比喻营销,那么数据治理就是备好食材,接下来如何通过数据洞察挖掘消费者真实需求,是内容策略成功的关键。
消费者洞察可以分为人群洞察、场景洞察、流量话题洞察、内容主题洞察等不同维度。我们认为,消费者洞察不应依赖单一Agent。每一个细分维度都应该有一个垂直Agent,背后对应专属的分析规则和知识库。通过“产品×卖点×人群×场景×热门话题”的多种组合,我们可以让内容策略变得极其丰富。
以“热点营销”为例:从BBS时代到微博时代,“抓热点”一直是品牌营销的核心命题。早年不少品牌靠“官微实时追热点”实现声量爆发,诞生了许多经典营销案例。但这类操作的局限很明显:仅依赖官微团队,灵活性不足,难以规模化复制。
如今行业趋势已变:品牌不再盲目跟进“头部热点”,而是从“热搜前30位”中筛选“与品牌调性匹配”的内容。但仅凭经验,人们依然很难精准识别出热点与品牌的隐性关联。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通过“热点捕手Agent”帮助品牌及时捕捉强相关的热点,不仅速度更快、匹配度更高,甚至还能智能规避风险。
前几年,品牌已经意识到“构建内容矩阵”的重要性,但受限于ROI不可控,未能落地。要搭建“千人千言”矩阵,需要投入的创作者、人力、资金成本极高,在AI未普及前几乎难以想象。但在今天这个时间点,AI让“千人千言”这件事变得非常成立。
下面是我们为一家餐饮品牌产品上新活动搭建千人千言矩阵的成功案例。在热点出现后3小时内,我们基于社媒数据与行业知识为品牌生成了300+差异化内容策略,单帖互动量达到6k+。
值得注意的是,从声量构成来看,官方账号声量占0.8%,KOS/KOE门店员工账号占5.5%,垂直自运营账号占2.7%,KOL占4.2%,而真正让这次战役成功的是素人真实用户,声量占比达到了86.8%。
经过此次实践,我们的认知进一步升级:如今品牌已经能够做到“上万级批量内容生产”,KOL创意也能达到顶级水准,但中腰部KOC的优质内容产出,才是今天内容营销的胜负手。
完成“千人千言”矩阵搭建后,品牌面临一个新问题:如何通过智能分发,让“洞察-内容-账号-合作(KOC/KOL)”形成协同,最大化内容价值?
以往营销者一般只能下1个统一的brief(工作指令),导致不同账号产出的内容高度同质化;如今,AI可基于数据洞察,将1个核心brief拆解为100个差异化brief,从根源上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
更重要的是,通过AI分发系统,品牌能实时追踪用户对哪个brief的内容角度感兴趣,从而动态调整内容分布策略,实现实时优化、快速迭代。
前面我们聊了消费者洞察Agent、热点捕手Agent、内容投放Agent等不同的智能体。我们认为,未来的营销模式一定是多智能体协同。
今年GDMS最火的场次大多和新品研发相关。很多人可能会问:研发新品,是不是看消费者数据就够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和餐饮品牌的合作中,我们搭建了“多智能体协同”的新品研发底层架构:不仅链接了“垂直行业数据源”,还整合了“供应链知识库”、“企业工艺知识库”,并融入“专家业务COT思考”。通过多智能体协同,帮助品牌科学、高效地形成“可落地的新品研发思路”。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C端用户的生活方式已经被AI重构。当智能体渗透到点餐、购物、出行等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品牌的营销方式必须同步进化,才能实现与用户的有效连接。
明略科技希望把“专有大模型+智能体”技术能力,与丰富的营销数据、行业Know-how深度融合,将其转化为企业可直接应用的“智能化生产力”,帮助更多品牌走好AI时代营销转型的每一步。
信息填写